爫 +冉 是什么字_爯怎么读_爯是什么意思_爯字词语|成语

发音/读音: [ chēng ] [ chèn ]

偏旁/部首: 笔画总数: 9 繁体字: 字型结构:上下结构 汉字组成: 爫 + 冉

爯 [发音:chēng,cheng,cheng1]

古同“称”。

爯 [发音:chèn,chen,chen4]

古同“称”。

来源于新华字典·百度汉语

汉字

字形拆解/相关派生汉字
  • 系列#0204():
  • 系列#2385():
  • 说文解字
    并舉也。从爪,冓省。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巳集中》《爪部》 爯
    〔古文〕𤔹《唐韻》處陵切《集韻》蚩承切,𠀤音稱。《說文》幷舉也。从爪,冓省。 又《集韻》昌孕切,音偁。大也,舉也。

    ——《康熙字典

    字源

    会意字,从“”从“”,“爪”是覆手象形,“冉”像鱼形,会举起鱼意,本义是举起、拿起。“爯”在商代甲骨文中,“爪”或省为一撇,或换成同义的“”(右手象形)、二“爪”形“𦥑”。西周以后基本固定下来从“爪”,只有仲爯簋的“爯”从“又”。“爯”的繁体字是“偁”,“偁”在写出“爪”的同时写出“爪”的人身“人”。在商代文字“偁”中的“人”和“爪”通常连着,西周以后就断开了,同样的字还有“”、“”、“”。“爯”也是“”的初文。“称”古义即为举,《尚书·牧誓》“称尔戈”意思是举起你们的戈。[1]在商周的出土文献中,皆用“爯”而不用“称”,“称”当为“爯”、“偁”的后起字,战国秦简始见加“”的“称”,而战国秦简不再使用“爯”、“偁”。“爯”、“偁”、“称”的意思引申出“称赞”,即言语上把人抬高。[1]测量事物也是“称”,因为度量时需要把事物举起,“称”、“秤”因此得名。[1]

    古代字体(
    西周 战国时期 说文解字
    (于汉朝编纂)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简帛文字 秦系简牍文字 小篆
               

    参考

    编码

    汉语

    读音

    日语

    读音

    异体字

    :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扩展字形档。)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汉语多功能字库:爯”, (请提供作品标题)[1], 访问于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