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音/读音: [ yī ]
偏旁/部首:一 笔画总数: 1 繁体字:一 字型结构:单一结构
一 [发音:yī,yi,yi1]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来源于新华字典·百度汉语
跨语言
笔顺 | |||
---|---|---|---|
替代写法
汉字
笔顺 | |||
---|---|---|---|
一(一部+0画,共1画,仓颉码:一(M),四角号码:10000)
衍生字
相关字
派生字
- ㄧ (注音符号)
来源
- 康熙字典:第75页第1字
- 大汉和辞典:第1字
- 大字源:第129页第1字
- 汉语大字典:第1卷第1页第1字
- 辞海:第1页第1行第1字
- 宋本广韵:第468页第40字
- 万国码:U+4E00
- 台华双语辞典:1页,1行,第1字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 ——《说文解字》 |
延伸阅读
汉语
字源
古代字体(一) | |||||||||||||||||||||||||||||||||
---|---|---|---|---|---|---|---|---|---|---|---|---|---|---|---|---|---|---|---|---|---|---|---|---|---|---|---|---|---|---|---|---|---|
商 | 西周 | 春秋时期 | 战国时期 | 《说文解字》 (于汉朝编纂) |
《六书通》 (于明朝编纂) |
《隶辨》 (于清朝编纂) |
《康熙字典》 (于清朝编纂) | ||||||||||||||||||||||||||
金文 | 甲骨文 | 金文 | 金文 | 金文 | 楚系简帛文字 | 秦系简牍文字 | 古文字 | 小篆 | 传抄古文字 | 隶书 | 明体 | ||||||||||||||||||||||
| |||||||||||||||||||||||||||||||||
|
指事汉字:水平直线,代表最小的正整数。
词源1
简体与正体/繁体 |
一 | |
---|---|---|
异体 | 壹 大寫數字 弌 𠤪 𭍶 |
源自原始汉藏语 *ʔit。*ʔit衍生出汉语族主要语言的读音(包括官话、晋语、客家语、徽语、湘语、粤语、吴语)。
发音
释义
一
- 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 序数的第一位
- 若干分中的一分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 表示一部份
-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 数目少或机会小
- 某一个
- 每个
- 全;满
- 相同;一样
- 齐一;联合
- 指联合而成的整体
- 统一
- 专一
- 谓独力统理
- 纯一不杂
- 单纯不繁复
- 惟精惟一 ― wéijīngwéiyī ―
- 初;开始
- 另一
- 独
- 或者
- 都;一概。表示总括。
- 很;甚。表示程度。
- 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處喪蓋魯國。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 [文言文,繁体]
- 来自:《庄子‧大宗师》
- Yán Huí wèn Zhòngní yuē: Mèngsūn Cái qí mǔ sǐ, kūqì wú tì, zhōngxīn bù qī, jūsàng bù āi. Wú shì sānzhě, yǐ shànchù sàng gài Lǔguó. Gù yǒu wú qí shí ér dé qí míng zhě hū? Huí yī guài zhī. [汉语拼音]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 [文言文,简体]
- 一直;始终。表示动作不间断,情况不改变。
- 乃;竟然。表示出于意料。
- 一旦;一经。
- 犹一一。参见“一听”、“不一”。
- 与“便”或“就”连用,表示两种动作时间上的前后紧接。
- 表示加强语气。参见“一何”。
- (哲学) 中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宇宙万物的原始状态。
- 中国传统乐谱工尺谱所用记音符号之一。
- 汉字笔形之一。称“横”。
- 姓氏。
使用说明
- 在官话中,用于电话号码、骰子点数等时,常读作幺。
- 对于哪些词会发生变调,请参见Category:有一字而不变调的官话词、Category:有一字而变调为第二声的官话词、Category:有一字而变调为第四声的官话词。
同义词
- 参见一/衍生词 § 汉语。
参见
- 幺 (用于电话号码、番号等)
汉语数词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02 | 103 | 104 | 108 | 1012 | |
标准 (小写/小写) |
〇/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百 | 千 | 万/万 /十千 (马来西亚、新加坡) |
亿/亿 | 兆 (台湾) 万亿/万亿 (中国大陆) |
金融 (大写/大写) |
零 | 壹 | 贰/贰 | 参/叁 | 肆 | 伍 | 陆/陆 | 柒 | 捌 | 玖 | 拾 | 佰 | 仟 |
组词
- 参见一/衍生词 § 汉语。
派生词
- 参见一/衍生词 § 汉语。
词源2
简体与正体/繁体 |
一 | |
---|---|---|
异体 | 蜀 |
在大部分闽语支语言中,作“一”的口语读音:福州/福鼎 suoʔ8,福清 θyo8,古田 syøʔ8,宁德 søʔ8,周宁 sɔʔ8,莆田 ɬoʔ8,厦门/泉州/永春/漳州 tsit̚8,雷州/海口 ziak8,龙岩 tse4,尤溪 ɕie7,建瓯/松溪 tsi5,建阳 tsi8。源头不清楚,可能派生自蜀(参见獨,也是本义的俗写字)、隻(< *tjak ~ g-t(j)ik)、禃。部分福建方言用個、寡。
发音
释义
一
词源3
简体与正体/繁体 |
一 |
---|
一個/一个 (yī gè)(Zhou, 1998)的略读。
发音
释义
一
- (北京官话) 一
使用说明
- 与词源1不同,本义接任何词后都读第二声 yí(Tao, 2002),直接接在名词前,不用量词。
来源
- 一,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香港中文大学. 2014–
- 教育部异体字字典,A00001
- 词语#2, 《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1
翻译
|
|
日语
汉字
(1年级汉字)
读法
- 吴音:いち (ichi, 常用)
- 汉音:いつ (itsu, 常用)
- 训读:ひと (hito, 一, 常用);ひとつ (hitotsu, 一つ, 常用)
- 名乘:い (i);いっ (i');いる (iru);おさむ (osamu)←をさむ (wosamu, 历史假名遣);か (ka);かず (kazu);かた (kata);かつ (katsu);かづ (kazu);くに (kuni);すすむ (susumu);ただ (tada);ち (chi);つかさ (tsukasa);てん (ten);のぶ (nobu);はじむ (hajimu);はじめ (hajime);ひ (hi);ひじ (hiji)←ひぢ (fidi, 历史假名遣);ひで (hide);ひとし (hitoshi);ひとつ (hitotsu);まこと (makoto);まさし (masashi);もと (moto)
组词
参见一/衍生词 § 日语。
词源1
< 0 | 1 | 2 > |
---|---|---|
本词中的汉字 |
---|
一 |
いち 一年级 |
吴音 |
/itɨ/ → /it͡sɨ/ → /it͡ɕɨ/
对照现代泉漳话读法it。
替代写法
发音
数词
一 • (-ichi)
- 数字1
使用说明
- 一在十 (jū)、百 (hyaku)前一般省略,但在万 (man)、億 (oku)、兆 (chō)等大数前一般不省略。
- 在千 (sen)前,一可以省略(除千万 (senman)外)。
- 千百十一
- senhyakujūichi
- 1,111
- 百万
- hyakuman
- 1,000,000
- 一千万
- issenman
- 10,000,000
- 千一万
- sen'ichiman
- 10,010,000
- 千百十一
名词
俗语
- 一からやり直す (ichi kara yarinaosu)
- 一から十まで (ichi kara jū made)
- 一か八か (ichika-bachika)
- 一も二も無く (ichi mo ni mo naku)
后缀
一 • (-ichi)
前缀
专有名词
一 • (Ichi)
- 姓氏。
衍生词
词源2
本词中的汉字 |
---|
一 |
いつ 一年级 |
汉音 |
/itʉ/ → /it͡sʉ/ → /it͡su/
替代写法
发音
名词
一 • (itsu)
- 1
- 同
字缀
一 • (itsu)
专有名词
一 • (Itsu)
- 女性名字
衍生词
词源3
本词中的汉字 |
---|
一 |
ひと 一年级 |
训读 |
⟨pi1to2⟩ → */pʲitə/ → /ɸito/ → /hito/
来自古典日语。
可能是二 (futa)的元音变换。
发音
数词
一 • (-hito)
- 数字1
前缀
一 • (hito-)
衍生词
词源4
本词中的汉字 |
---|
一 |
ひ 一年级 |
不规则 |
词源3 hito 的简称。
发音
数词
一 • (-hi)
- 数字1
词源5
本词中的汉字 |
---|
一 |
ひい 一年级 |
不规则 |
词源4 hi 的长音形式。
发音
数词
一 • (-hī)
- 数字1
词源6
本词中的汉字 |
---|
一 |
いい 一年级 |
不规则 |
发音
数词
一 • (-ī)
- 数字1
衍生词
词源7
本词中的汉字 |
---|
一 |
はじめ 一年级 |
名乘 |
来自始め (hajime, “开始,起始”),动词始める (hajimeru, “开始”)的連用形 (ren'yōkei)。
发音
专业名词
一 • (Hajime)
同类别词汇
日语数字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小写 | 零 (rei) 零 (zero) |
一 (ichi) | 二 (ni) | 三 (san) | 四 (yon) 四 (shi) |
五 (go) | 六 (roku) | 七 (nana) 七 (shichi) |
八 (hachi) | 九 (kyū) 九 (ku) |
十 (jū) |
大写 | 壱 (ichi) | 弐 (ni) | 参 (san) | 拾 (jū) | |||||||
90 | 100 | 300 | 600 | 800 | 1,000 | 3,000 | 8,000 | 10,000 | 100,000,000 | ||
小写 | 九十 (kyūjū) | 百 (hyaku) 一百 (ippyaku) |
三百 (sanbyaku) | 六百 (roppyaku) | 八百 (happyaku) | 千 (sen) 一千 (issen) |
三千 (sanzen) | 八千 (hassen) | 一万 (ichiman) | 一億 (ichioku) | |
大写 | 一萬 (ichiman) | ||||||||||
1012 | 8×1012 | 1013 | 1016 | 6×1016 | 8×1016 | 1017 | 1018 | ||||
一兆 (itchō) | 八兆 (hatchō) | 十兆 (jutchō) | 一京 (ikkei) | 六京 (rokkei) | 八京 (hakkei) | 十京 (jukkei) | 百京 (hyakkei) |
来源
朝鲜语
10 | ||||
[a], [b] ← 0 | 1 | 2 → | 10 → | |
---|---|---|---|---|
本土词(单独使用): 하나 (hana) 本土词(作定语): 한 (han) 汉字词: 일 (il) 汉字: 一 序数词: 첫째 (cheotjjae) |
词源
历史读音 | ||
---|---|---|
东国正韵读法 | ||
1448年,东国正韵 | ᅙᅵᇙ〮(耶鲁拼音:qílq) | |
中古朝鲜语 | ||
原文 | 音训 | |
注解 (训) | 读法 | |
1527年,训蒙字会[1] | ᄒᆞᆫ〮(耶鲁拼音:hón) | 일〮(耶鲁拼音:íl) |
发音
汉字
组词
参见一/衍生词 § 朝鲜语。
来源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数位汉字辞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 [2]
越南语
汉字
一:汉越音;读法:nhất[1][2][3][4], nhứt[3][5][4]
一:字喃;读法:nhất[1][2][3], nhắt[1][6], nhứt[2]
组词
参见一/衍生词 § 越南语。